“史笔诗心”薛永年学术艺术展部分作品欣赏

书法
来源: 2022-08-20 14:44:46
《与古为徒及跋》书法 97×46cm2006年《竖起敞开七言联》书法 180×32cm×2 2022年《题饶宗颐书画展》书法 133×60cm 2022年《题李可染百万雄师过大江图》书法 70×176cm 2022年《观潘天寿个展》书法130×

20220816xyn_14.jpg   薛永年,1941年生,北京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本次展览全面展示其学术成就和诗书创作,以大量文献、手稿、书信、照片勾勒其治学历程,以诗书画印共美展现其丰厚的人文艺术修养。薛永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大家。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深化了学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也对中国美术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与古为徒及跋 》书法 97×46cm 

史笔诗心贯古今文/吴为山   薛先生出生于北京,青少年时代便对诗文书画产生了浓厚兴趣,14岁就参加了北京青年美展,高中阶段致力于篆刻学习,之后又考入刚成立不久的北京画院国画业余进修班,得到吴光宇、马晋、刘凌沧等先生的亲授。1960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届美术史论系的本科生。大学期间,求学与练艺齐头并进,史论功夫与诗书画印均打下扎实基础。1965年,薛先生被分配到吉林省博物馆,学术道路由此开启。七十年代,他先后在《文物》杂志发表《何澄和他的归庄图》《谈张渥的九歌图》,受到学界关注,前辈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启功、王世襄、杨仁恺、谢稚柳等先生予以厚爱与提携。1978年,他重新考回中央美术学院,成为改革开放第一届美术史论系研究生,师从张安治先生,学术研究渐入佳境。毕业留校任教后,继王逊、金维诺先生后担任美术史系第三任系主任,后又担任第一任研究生部主任。在四十多年的从教经历中,薛先生教研并重,不仅培养了本科、硕博士数百人,获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同时,从1988年起,他又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在多所高校、文博和艺术机构任专家顾问,对中国文博和美术事业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他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教研、美术、文博等多个文化艺术领域均取得丰硕成就。 

\
《竖起敞开七言联》书法 180×32cm×2 

 简要回顾薛先生的学术历程,“担当”二字可谓最为恰当的精炼浓缩。这份担当首先源自于先生的胸襟与格局;其次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载道”思想和深厚的历史意识、历史自觉。薛先生以其“史笔”,书写出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华章。遍览先生的著作文章,从画家个案研究如王履、华喦、徐渭、八大山人、任伯年等,到“扬州八怪”的整体考察,立足于明清,上溯至魏晋、宋元,下延到百年承变,既有知微见著的审慎考辨,也有贯穿古今的内在理路,在点线面的交织中钩沉出中国书画的主脉。在这条史学脉络中,既有从中国哲思统观的书画理论阐发,总结民族艺术的特征与智慧;又有着眼于笔墨和风格的鉴定鉴赏,荟萃前辈之经验方法,启发后学津梁。先生的“史笔”小中见大、以大观小,始终保持着对美术史作为一个整体学科的反思和自觉,他所提到的如何在“开疆拓土与把握本体”二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问题,如何在“美术史的阐释与历史的把握”之间不顾此失彼的问题,都发人深省。

\

《题饶宗颐书画展 》 书法 133×60cm 

 由史到论,论从史出。薛先生谦称自己“只是一个在美术论评中发表了些意见的美术史学者”,然而,正是基于穿越百年、千年的画史观照,一方面使他的理论建树别具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另一方面又在与时俱进中葆有鲜明指向和人文温度。在美协理论委员会任职的数十年间,薛先生有感于文艺思潮之变,在变化中立定脚跟、放眼世界,坚信传统文化的内生活力,他对陈子庄、黄秋园的评介,对工笔重彩的展望,对“写意”的深读,对“写生”新传统与“师造化”的对比梳理,对“笔墨之争”的辩证思考等等,都体现出理论家的敏感与自觉。2012年,薛先生主持“为中国美术立言——首届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研讨会,发表《美术理论、强国战略与文化自觉》的论坛综述,呼吁美术界要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认识美术理论建设,这对于整个美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担当”正是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为前提。薛先生的画评又是另一番风景,深入本体、探明理法,客观公允中情真意切,交流互动中文采斐然,尤其是他的以诗题画、品评结合,更是别开生面。

\

《题李可染百万雄师过大江图》 书法 70×176cm

 正如前述,薛先生有着综合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实践功底。素有从艺之志,却坚定于为学之路,以学养艺、以艺促学,最终学艺贯通,蔚然可观。尤其是在“诗心”的统率下,诸艺并进,相互激发。

\

 《观潘天寿个展》书法130×49cm 

 “诗者,天地之心也”。诗,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艺术心灵和审美胸怀。薛先生的格律诗始于志学之年,继而入诗社,得前辈点拨,在学问文章之余,时抒兴意,守格法、见韵度,或融入哲思画理,或感怀生活情趣,其题画诗跋,最能见出史家本色。薛先生的书法起步甚早,于双钩临池中体悟古人法度;既有严谨认真的自我要求,也有意会古代诸书家之风而自然流露的气息。其书体兼综,尤善行楷,温和平实中显庄严大方,潇洒秀逸中兼质实雄强;细观其笔痕墨韵之纤维妙处,笔力遒劲,笔锋锐利,于简静舒和中时露温淳之意,于行间疏雅里常蕴跌宕之姿。先生书法,乃是“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也。

\

《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七绝》书法 134×67cm

 概而言之,薛先生之学术艺术乃是“史蕴诗心”与“诗具史笔”的融贯为一。中国美术馆举办此展览,既是着眼于推动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之间的创新互动,也藉此祝愿先生学术艺术之树长青。

\

 《书画原来本一家》书法 68×35cm 

\

《此中有真意 》篆刻 纵2.5cm 横2.8cm 高6cm 

\

《原拓剪贴》篆刻 70.5cmx35cm 


1646013037588072.jpg




上一篇:“弘道养正”田选军书法艺术部分作品欣赏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