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美术家系列—重庆市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嘉宾剪彩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和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办,周顺恺、张春新、傅仲超、李白玲、王世明、邓建强、陈起、康益、冯东东、唐德福10位来自重庆市的艺术家参展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重庆市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画展的开幕,不仅呈现出独具地域风格特征的国画作品,也让人走进重庆艺术家的世界……
卢禹舜主持开幕式
邓建强介绍说,这次展览的参展作品无论在内容组织上,还是形式呈现上都体现了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很多参展作品呈现了重庆地区的地域风貌和人文情感。重庆的10位艺术家用真诚、坚定的画笔表现人民和生活,用近百幅作品讲述了一方山水人情。
杨晓阳发言
沿着馆内展线走到作品《洱畔》面前,草色匆匆,河边清风扑面而来,一农妇在河畔草荡中采摘,没骨笔法让人感受到这幅国画作品的宜人和轻快。作者唐德福是此次参展的10位画家中年龄最小的,他坦言这是他创作思路、创作方向以及创作语言开始走向成熟的一幅作品。作为一名“80后”,能入选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唐德福表示,参加这样重要展览的机会对于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来说非常少,他感受到自己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了认可与肯定。再看他近期的作品,人物众多的画面中透露出生活的烟火气,从梨花沟到黄桷坪后街,无不描写着重庆人充实忙碌的生活状态。他的作品也从没骨逐渐转变为墨线勾勒,并朝这个方向持续探索。
开幕式现场
画家张春新在他的作品前回忆了20世纪90年代初在三峡山谷中写生看到的情景,“孩子们不穿鞋子,墙上写着‘不坐地上坐凳子,不睡地上要睡床’,政府扶贫送来床,可过几天后再来看,发现人还睡在地上,床却被当柴作了燃料。”正是这直观的感受,让他刻画了巴蜀人民独有的面貌,他说,画画要有姓、有名、有载体。姓是什么?中国画的姓就是传统,一定要在传统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名就是自己,自己的特点、特色,在追求特色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载体就是生活,深入生活就是“吸氧”,画家必须要“吸氧”。从重庆画家的作品中,可以读到画作的真诚。创作严肃、学风正派是马振生对重庆这支队伍的评价,他说,重庆画家的创作方向比较清晰,深入生活、接地气,但与此同时,与外界的交流尚有缺乏,显得有些闭塞、有些放不开。他感叹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为年轻的一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开幕式现场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艺术中心,上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让这座城市的标签更加独特。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地区的人才向东南沿海流失严重,但重庆仍保留着这一批艺术家,坚守在此地进行创作。杨晓阳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重庆画家还能坚持创作、而且是大型创作、现实创作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地域要坚持自己的历史人文、地域特色,才能与其他地域构成多样的对比,一个地域的画家共同打造一种倾向,就必然形成这一地域的特色。
李朝卫发言
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目前已经进行过半,开展以来不断推出新中国美术家,让新中国美术家与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并肩行走在中国美术的高原。中国国家画院作为承担着精品力作生产、出前沿性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的创作研究单位,以历史的眼光和具有美术史意义的价值判断,对新中国美术家进行发掘和梳理,记录这个时代的国画面貌,但为青年人才提供平台的同时,仍然需要持续的发扬与推广,让这一批新中国美术家正真的走入大众的视野。
邓建强发言
开幕当日,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原中央编办副主任王澜明,重庆市文化委副巡视员李朝卫,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赵卫、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兵,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马振生,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朱理存,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席刘曦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杨惠东,重庆画院常务副院长邓建强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嘉宾合影
上一篇:靓丽三秦,爱洒莲湖2017”五一劳动节”慰问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办环卫工人公益活动
下一篇:真像——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新发展研究展”巡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