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社会招标选题草图汇看会在京召开
3月28日,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社会招标选题草图汇看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张晓凌、纪连彬,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兵,院艺委会秘书长刘建,以及各专业院负责人和研究员李宝林、张祖英、李延声、高天民、于世宏、代大权、赵奇、梁占岩、杨越、林容生、李晓军、何加林、贾广健、赵培智、王平等近40人出席了汇看会。纪连彬主持会议。
此次汇看是面向社会招标选题的第一次草图汇看,共观摩了52位(组)艺术家的55件创作草图,其中国画28件,油画15件,版画7件,雕塑5件。会议之初,杨晓阳提示了汇看草图的评价标准,他指出,此次“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面向社会招标的作品,虽借鉴以往的美术创作工程,但艺术家需在作品的风格面貌、创作内涵等方面较之前拉开差距,力求凸显作品的艺术独立性、独创性。会议现场,工作人员以幻灯片的形式对艺术家在初选时提交的图片以及在专家提出修改建议并作出相应调整之后所递交的草图进行播放,纪连彬对草图进行了简要介绍。参会专家逐一点评创作草图,并提出了深入修改的建议。在近5个小时的汇看后,专家一致认为,从目前递交的草图来看,55件创作草图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仅一件不合标准。
在会议现场听取专家意见,总结此次汇看会创作草图所反映出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已经作出修改、调整的创作草图,其水准不仅未提高,反而下降,例如,版画《西气东输》《麦加朝觐》等。这说明在修改过程中艺术家对专家评委提出的修改建议或许存在误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部分艺术家创作能力的不足。
第二,艺术家要充分考虑作品的形式语言与主题的关系。首先,要深入理解主题,例如,宗教题材的作品,其画面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宗教服饰等都要以翻阅历史,甚至以社会调查等方式做出准确了解后,才可着手创作。例如,国画《晒佛节》要突出“佛”的元素,不然其形式表现必然是乏力的。另外,也有部分创作草图的形式、章法以及笔墨均精彩,但主题表现却不清晰,例如,国画《丝路——华丽扬州》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基本功,遗憾的是画面未能反映出扬州的特点,这些是对主题的解读不够深入而导致的。
第三,艺术家应注重艺术创作语言的完整与和谐,注意画面构图因素的合理化。例如,版画《班超出使西域》,画面有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中马的形态又存在明显不同,可以看出有取法于连环画和画像石,但当把这些不同的元素组合到一张画面时,其风格则表现得极为不统一,类似这种现象都是不可取的。
基于此次草图汇看的内容,卢禹舜指出,虽然创作草图已有不少亮点,例如,卢志强的国画草图《解忧和亲》、于永华的国画草图《土尔扈特东归》等,在构图、立意上都令人耳目一新,但更多的创作草图对内容的精准度把握还有待加强,艺术家要避免雷同,要对作品有更高的要求。杨晓阳也指出,中国美术要做到由高原向高峰的转变,艺术家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思想问题——作品的重复性,“重复作品没有意义”。
据悉,在2017年内,中国国家画院将每月组织针对部分创作草图的汇看会,分批对院内外艺术家创作草图进行汇看评审。同时,张祖英建议成立指导小组,有针对的指导创作,此建议得到与会专家的积极响应。
此外,杨晓阳还提出,要进一步的扩大创作队伍,拟再邀请至少30名艺术家,特别是有能力的青年艺术家参与到美术工程,这将是广大的青年美术工作者难得的机遇。
上一篇:201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书画高级研修班结业作品展
下一篇:“中国风格”国画作品展在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