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致”雕塑的艺术家王少軍教授
以“情致”雕塑的艺术家王少軍教授
“与同窗好友们每每回忆往事时,总会不约而同地回想起教育我们成长的每位先生。他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言行,精准无误地传授给我们从艺做人的学问。翻看当年的日记,先生们当年的教诲历历在目。难忘王临乙和司徒兆光先生,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我存在的问题,一点小小的进步也会被不失时机地细心加以鼓励。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探索,临乙先生是倍加呵护。看到我的一件创作放在室外已有些破损,他就叮嘱我“要想法把作品保存好,如果没地方放,可以先放到我的工作室去。
当年的解剖课教师陈伟生先生,他的敬业精神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一次人体解剖课上,陈先生捋起衣袖向学生展示手臂肌肉组织时,露出了布满红蓝粉笔线条的胳臂,同学们都没感觉的时候,陈先生却红着脸喃喃到:“哦!这是上次画的,我忘了擦”。让在场的所有学生忍俊不禁。后来听说那段时间,陈先生是克服了家庭的许多困难坚持来给我们上课的。教具中有一副马骨骼,是陈先生在那非常年代下放农村期间,偶遇死亡马匹为美院制成的。陈先生平实无华的行为,蕴含着令人肃然起敬的职业精神和师者尊严。
司徒杰先生为我们介绍潮州木雕艺术时,让我们了解到司徒先生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付出了持久的坚持和超出想象的努力。至今完好保存在雕塑系的潮州民间木雕,无一不为绝世珍品。
早年留学西洋的曾竹韶先生,念念不忘奔走呼吁筹建中国古代雕刻博物馆。提案、报告曾写过无数,我与曾老的接触中就每每提及此心事,可见先生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研究和发扬的良苦用心。如今,百岁老人对此仍念念不忘、惦记在心。真不知道竹韶老这个极富价值和意义的设想,何时才能得以实现?
刘士铭先生在我的眼里,更像是一位在世罗汉。先生的身世和艺术,令我至今仍然不断揣摩和思索。当年第一次接触刘先生,直感就是结识了一位憨厚、纯朴的长者。他那毫无修饰,甚至寒酸的穿着,还有那毫无流行元素的言谈,似乎很容易被人误解和忽略。然而,直至今天,我总是能够在刘先生的人格和雕塑作品中发现新的成份。这是掺杂在些许通俗、些许朴素、些许温情和幽默之中的高贵和超然。在刘士铭先生身上,我感受到一种令人伤感而又怦然心动的美。这是一种极高境界的美。我曾为刘先生做了一尊肖像,先生收下了,当见到我时,先生一句话差点让我潸然泪下:“你把我做漂亮了!”
付天仇先生是一位富有神秘色彩的老师。记得时常在与付先生不期而遇时,先生会没头没脑地向你发问,多为艺术上的问题,而有时也看到付先生似乎在自言自语。我们常常在下班时间看到付先生来到系里办公,而人们来上班时,他又悄无声息地出了校门。据传,有一次付先生给学生做讲座,开场白就说:“我今天要把做雕塑的秘诀告诉你们”。而直到讲座结束,先生似乎也未提及秘诀。学生忍不住追问,天仇先生沉吟片刻,表情严肃地说:“看准了,再做!”
光阴荏苒。如今,我也由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脱胎成授业解惑的美院教师。前辈先生们的逸闻趣事,在我身上也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从学生到教授、从垂髫到鬓衰。我,也成了学生眼中的“小老头”。学在美院、混在美院、终日浸淫在美院,却永远也读不懂美院,永远也读不完美院。从美院走出去的人千千万万,美院人遍布万水千山,却无时不刻不魂绕梦牵。美院的尊严不是囿于敬语和屈膝的客套,而是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那是可以无限舒张的思,是可以尽情飞翔的身。或许,有一天我会突然明白:美院没有神,但一定有魂!” ,
上面的文字是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著名雕塑家王少軍教授,在他用真情写的一篇纪念中央美院90年校庆的《我们美院》的文章里的一个叫做“师恩如山”章节,从这一章节里我可以真真切切感觉到王少軍教授是一个情商很高的艺术家,可以感受到他对教过他的老师,发自内心的一份尊敬、感恩和感情。我父亲中央美院陈伟生教授从别的学生那里听到少軍教授的文章里谈到了他30年前上课时的情景,也非常激动,因为他是教技法理论基础课的,教过的学生人数众多,数以万计,但是我父亲从上万学生里,清清楚楚记得30年前上学时非常用功的王少軍教授,甚至那时候的模样也记得非常清楚,并且激动的马上翻箱倒柜,从书柜深层,一叠叠厚厚的装速写的画夹中,找出了保存非常完好的,30年前------即1978年10月12日少軍教授刚刚进入中央美院后,上人体解剖结构课时,为少軍教授画的一张小速写……一个非常用心教的老师和一个非常用心学的学生30年后不约而同记忆,同样的用心和细腻的相遇,这可不是出现在文人小说里,而是中央美院真实发生的先生和学生的故事……
在王少軍教授写的这篇纪念中央美院90年校庆的《我们美院》的文章里,王少軍教授把30年前在中央美院上学时的老师和同学的细节和很多片断,用非常细腻、犹如体温的笔触一一展现出来,文章充满了对老师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和对那个年轻时代的师友怀念之情,这些老师们无疑也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这样能够读懂他们的学生,这些老师们同时也可以感到欣慰,因为他们的非常用心的学生把先生们非常优秀的品质以及精湛高超的艺术传给了下一辈的学生!!!王少軍教授的学生也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他们的老师从前辈先生那里继承了德艺具佳的优秀传统。王少軍教授在五个“老头”段落中写到“……沙发上端坐着五个“老头儿”。都是一个表情:笑眯眯地望着我。我意识到这几个老头儿肯定都是听说过、没见过的雕塑大师。……这几个当时并不都是很老的“老头儿”,就是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刘开渠、付天仇、司徒杰、钱绍武等雕塑界前辈。以后的几年中,正是他们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改变了我的人生,确定了我要用一生来跋涉的路。”在“高干子弟”和“人体窃听”等等段落中写到来与“自北京:彭小佳、李雪丰、从众、张慰先,”“还有六位同学,西藏的阿里、郭林新;湖北的陈玉村、罗士平、吴桂珍;山西的赵新平之间的同学友情”,在“天籁之音”段落中,少年时对邓丽君的懵懵懂懂,以及在“电影话题”段落中,十几年未曾谋面的同学尚晓峰变成了一位澳大利亚人,天各一方的我们相见时,一句“武志”叫得我顿时如鲠在喉、思绪万千……,在“化装舞会”中描写了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学友之间的欢快………
大家可以感受到他写的那些老师们和他的同学们体温和呼吸,他以细腻情感和细腻眼光看到、感觉到、关注到、感受到、理解到、体会到,又以细腻手法表达出来这就是情商,而在他的绘画及雕塑作品中,同样处处可以体现出这种细腻情感和细腻眼光。像王少軍教授为他的老师做的《刘仕铭先生像》和《王临已先生像》,为中华名人《世纪老人—冰心》、《郭沫若像》、《京剧大师——李少春》、《曹禺像》等等做的雕像,同样也是他的细腻情感和细腻眼光的体现,这些雕像除了形象准确生动以外,还有体温、有皮肤的质感、有呼吸、有心跳……有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就像是这些人在注视着你,这些深层次情感的细致体现无疑说明王少軍教授在中央美院大师名家的指导下,在技术上具有扎扎实实的,一流的形体塑造能力,同时也正说明他的细腻情感和细腻眼光体会到更多情感上的细腻的东西,再以细腻的“情致” 去表现、表达出来。 有一点请注意:人的形象和外在的形体可以看到、可以触摸到,人的深层次情感和内心世界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是要通过情感的沟通,语言的了解,接触当中感觉到和体会到才可以感受到和理解到这些微妙细致情感,并且把这些微妙情感表现出来,这些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王少軍教授的细腻情感和细腻眼光能够接收到这种细腻信息,并且能以细腻的技巧表达出来。刘仕铭先生是中央美院雕塑系的一位老教员,衣着朴素,为人非常本分敦厚、老实低调、内心非常善的一位长者,在一般以貌取人的 “俗人” 看来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老头”,但用非常了解刘仕铭先生的雕塑系著名雕塑家吴竞教授 的话来说:“刘士铭先生那人真是太好了!特别正!!和他在一块,只会教你好的东西,绝对不会教你不好的东西!!!………” 正如同王少軍教授对刘士铭先生直感就是一位憨厚、纯朴的毫无修饰,甚至穿着寒酸的长者,,但是王少軍教授通过长时间接触和了解 “感受到一种令人伤感而又怦然心动的美。这是一种极高境界的美”,王少軍教授发现了刘士铭先生深深的藏在内心里的。人性中“善的美!”,发现了“人格和雕塑作品中发现新的成份” , 少軍教授又极其用心的,以极其细腻情感表达于其作品《刘仕铭先生像》当中!至于那一句令少軍教授潸然泪下的:“你把我做漂亮了!”无疑是通过雕像,刘仕铭先生又看到了自己,甚至可以说像照镜子,看到了更加真实的自己的一种难以言表的 “震动”,是不善言辞的刘仕铭先生的一种对于学生以淳朴自然而又高超的艺术手法、以“艺韵和情致”之艺术手段表达出“真实的自己”,发自内心的最高赞扬。
发现人之极其细腻的闪光点,也许是王少軍教授特有的,极其不普通的一种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尊敬师长以及中正、宽厚、仁爱在王少軍教授家庭背景以及中央美院的教育背景中得到了体现,同时王少軍教授也是这种文化的传递者,作为老师又以细腻手法向学生传递感恩和仁爱,作为艺术家向社会以及观众传递他的关注和关爱。以社会责任为自己的责任,去新疆挂职数年专心于繁忙的公务的同时,依然利用一切零零散散的业余时间,用水彩笔记录身边的事,现在已经是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的王少軍教授,在白天忙于公务,不得不在晚上完成自己的创作计划,在近期王少軍教授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其创作的新作品中和展览中不断的出现他的“光头男人”形象新作品,这个质朴的连头发都没有的男人,是其一个长期艺术创作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具有很多人共性的,承载着其思想理念的人物符号,王少軍教授以古代哲学作为自己的创作灵感,以这个“光头男人”的哲学的眼光和角度看世界,表达他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认识。
专业人士可以从王少軍教授作品中,看到其对于社会即“天下 ” 的哲学上的思考和理解,精细的专业人士还可以 从非常简练概括发现非常专业的细腻,比如从朴实和幽默的“光头男人 ”圆圆的脸上以及简约的眼睛、鼻子、嘴上,依然可以看到浅浅的、隐化了的、藏在皮肤下面人的精确的解剖结构。在“光头男人”光着的 脚趾头紧紧的扣着地的、结构非常准确的脚上,以及富于表情的手上,还有“光头男孩” 那刻画非常细致、微微张开的、可以感受到呼出来的气息的嘴唇上,还有那空灵的、用眼神在说话的大眼睛等等这些非常专业的,微妙细腻的细节局部,以及整个身体动作形态表达上的这些简约概括的一切和内容,在专业上都是的严谨和严肃的,简约而不随便,简约而不粗糙,让专业人士可以读到王少軍教授在专业上功底深厚以及功夫的到位,并且能让观者体会到其作品是在非常用心的以专业水准的创作。
用心的思考社会、用心的感悟生活、用心的表达思考、用心的表达艺术、用专业之心创作,这才是艺术家的真正追求。
王少軍教授作品及这些人物符号,普通观者也可以看得懂,他们虽然不是具体的“谁…” “谁…” “谁…”,但是这些被概括和抽象出来的人物符号,又都很像是他们身边的“某 …” “某…” “某”,比如:这个就像是“隔壁文科班上那个每天和同学论辩,可以把老师辩的哑口无言的《小明》……”,那个就像是 “隔壁李家上中学的大小子,玩游戏关关能过,会用星座、血型、塔罗牌知道别人秘密……” , “ 这个戴眼镜的就像是咱们学校古代诗词功底深厚的,教历史的张老师…… ” ,那个就像是 “老王那个上大学的,整天看星星,知道天上100亿年前和100亿年后事情的大孙子……,” 其实这些既是他们也不是他们,这些形象应该是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可以找到的普普通通的人,然后经过艺术家高度概括,提取出来的抽象人物符号,因为具有很多人的共性,因此让大家感觉都非常熟悉……
前些天在朋友圈里,有作为小学老师的朋友,带着小学生参观少軍教授作品展;小学生们看到光头男人与青蛙对视的《人与蛙》,一只猫趴在一个光头男孩张望的《视界》 ,一个光头男孩抱住一只翘脚猫的《通灵者》等等这些作品欢呼雀跃,并且围在这些作品用自己的画笔认真的描绘…这说明这些孩子看懂了这些具有亲切感而且具有幽默感的人物和作品,他们可以理解人与动物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人与动物都可以共同看到、观察到这个世界,人与动物都有思想,都可以对这个世界产生思考,人与动物可以是非常和谐的这些含义,艺术只有让人看懂的才可以传播推广的更远,也许因为看得懂的这一次艺术展览,会改变这些小学生们的一生,也许等到了他们成了爷爷奶奶时还会向他们的孙辈们提起这些,当初他们小学生时可以看懂的 “光头男孩” 或者是“光头男人”………
王少軍教授作品的智慧之处是让所有观看的人可以看得懂,“光头男人” 是 王少軍教授创造出来的一种表达他内心世界的“抽象后了的具象性”一种符号 ,人们会像熟悉和喜爱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光头“三毛”那样,熟悉和喜爱王少軍教授创造出来的这个用心观察社会和感悟世界“光头男人 ”……
(艺术评论人陈智勇最后想说的话:用了几天的时间写了这些文字,是因为被王少軍教授纪念中央美院90年校庆的《我们美院》的文章所感动,被王少軍教授对教过他的老师那一份感恩之心所感动,被王少軍教授把这一份感恩之心传递给他的学生所感动,“敬德可彰”,王少軍教授是一位具有非常优秀品德的艺术家,“德高艺必高” 因此有如此精湛高超的艺术作品让大家喜爱!!!!!!所以我也要把德艺双馨的王少軍教授这一份感恩之心、敬师之德以及王少軍教授用心创作的精湛高超的艺术加以弘扬,传递下去!
陈伟生教授为少軍教授画的,30年前------即1978年10月12日少軍教授刚刚进入中央美院后,上人体结构课时一张小速写……
2008年10月18日中央美院90年校庆,一个非常用心教的老师和一个非常用心学的学生30年后不约而同记忆,同样的用心和细腻的相遇,王少軍教授向身边的学生介绍说:“这就是我在《我们美院》的文章里提到的那个教人体解剖结构的陈伟生先生……”
2015年9月8日。在徐悲鸿大师的弟子中央美院著名美术技法大师----文金杨教授诞辰100周年研讨会现场,王少軍教授和陈伟生教授以及艺术评论人陈智勇先生
王少軍教授对艺术的认识是∶我在试图拓展自己的艺术实践,并不想将自己标榜在一种模式里。
关于雕塑我认为它的魅力在于抽象后了的具象性。生活中,我常常从流动的、因果的或是杂乱无序的事物上移开视线,停留在一种似乎与时空隔绝了的静止的形体上,尽管这个形体是具象的。但在我看来,它充满了一种抽象的魅力!我努力把抽象具象化,这是使我着迷的事情.关于绘画,首先我认为,艺术是一个自我的认识过程,认识的升华,决定了艺术行为的质量,一个画种也同样,画的好坏,不是由技巧决定的。在我看来,此技迥异于它技,艺术技巧的施展一定是依据于专有的艺韵和情致的委托!据此,我似乎说服了自己,别那么较劲。线,能简则简,色,能淡则淡。这是自身情致的一种自然选择,也是艺术实践和探索的必然。
其实,艺术本来就不是用来谋生的,艺术应该就是心灵救赎的最美宗教!
王少軍教授在创作
王少軍教授在创作
王少軍教授简历
1959年生于中国天津
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雕塑高级研修班结业。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雕塑系第六工作室教师,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馆馆藏艺术品评审专家,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
展览
2015年“态——王少军艺术展”个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15年“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年度提名展(2015)” 莞城美术馆 东莞 广东
2015年“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展(2015)”《抱鸡的人》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15年“破图集—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展《星空》《辩者》《通灵者》北京寺上美术馆
2014年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山不转》。乌鲁木齐。
2014年“对话兵马俑——欧洲巡展”《老兵》。葡萄牙、法国、荷兰。
2013年山西大同国际雕塑展《窗》、《蛙与人》、《心路》、《无视》、《练达》。
2012年中国百年雕塑作品展《慧》。北京国家博物馆
2011年“开悟—首届大同国际双年展”《人与蛙》、《视界》、《遐思》、《天地之间》、《教养》。
2010年第二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遐思》、《教养》。韩国首尔
2010年中国艺术环球行动美国纽约展《视界》。美国纽约
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美术馆。
2008年《出纸三分—王少軍雕塑个展》。北京798
2007年“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题名展”《都市言情系列》。北京炎黄艺术馆。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都市言情之一》。中国美术馆。
2003年今日中国美术大展《意识的流动—詹姆斯·乔伊斯》《千分之一》。
2001年“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纪念顾拜旦》。北京
2000年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一等奖《抗战组雕之狂轰烂炸》。北京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爱之恒》。中国美术馆
1997年中国当代艺术展《世纪老人—冰心》。中国美术馆
《郭沫若像》 37 46 64cm 玻璃钢 2009
《世纪老人—冰心》33 47 78cm 铜 1997
《刘仕铭先生像》26 31 40cm 铜 2007
《京剧大师——李少春》38 55 78cm 玻璃钢 2006
《曹禺像》12 13 16cm 石膏
《王临已先生像》1995 24 23 36cm 石膏
《辩者》50?86?27cm 铜 2008
《父与子》20?38?13cm 铜 2007
《慧》57?33?40cm 玻璃钢 2007
《慧》局部
《家族》 28?56?32cm 玻璃钢 2008
《家族》 28?56?32cm 玻璃钢 2008
《进食的人》32?33?43cm 玻璃钢 2010
《进食的人》局部
《跨越昆仑》210?220?140cm 玻璃钢 2014
《念空》49?37?24cm 玻璃钢2007
《人面桃花》26?42?24cm 玻璃钢 2007
《人面桃花》局部
《人与蛙》54?28?55cm 玻璃钢 2011
《视界》20?33?55cm 玻璃钢 2008
《视界》20?33?55cm 玻璃钢 2008
《通灵者》25?96?82cm 玻璃钢 2008
《通灵者》局部25?96?82cm 玻璃钢 2008
上一篇:中国当代油画家姚钟华
下一篇:徐宇---行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石版画画家